意总理承认公投失败,去全球化思维成2017的新常态?
意大利总理伦齐输掉公投,修宪公投结果已经完全清晰,承认修宪公投的结果是反对阵营获胜。欧元重挫跌至2015年3月以来最低,美元大涨。
在最近的若干年内,欧洲出现过数次公投,比如说苏格兰独立公投、丹麦是否签署马约公投,以及希腊拒绝还钱的公投。这些公投在某些程度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造成了根本性的打击,结合最近美国总统的选举,在整体世界格局中也带来了新一轮的"去全球化"思潮。如果市场越来越多的参与者对于全球化的正面效应有所怀疑的话,这对美元在2017年延续其上涨趋势有着很大的帮助。
美国就业数据几乎扫清了美联储12月加息的所有障碍
11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17.8万,略低于18万的预估中值;失业率降至4.6%的九年最低。就业报告既不是特别乐观但是也没有任何显著的消极效应,这也导致了温和的市场反应及美联储加息的前景。从掉期市场来看,市场目前预计将有大约95%的利率上调的可能性,这些预期也几乎完全在美元的价格里反映出来。如果联储在12月14日的会议中采取以往的"鸽派加息",美元向下回调的空间还是非常大。
本周诸多数据将影响澳元走势
除了欧洲央行的议会,这周的其他重要经济数据将对澳元有着很大的影响,例如澳洲3季度GDP,RBA议会,中国贸易数据。这些数据似乎都会对澳元带来支撑,如果排除美元的走势。中国在第三季度制造业PMI和通胀的走强,特别是PPI的转正,表示了其对大宗商品需求的提升。中国原材料需求的上升预料会直接从澳洲3季度的GDP里反映出来。
近几个月来大宗商品价格已然上扬,改善了澳洲贸易条件。加上美联储几乎会在10天后进行加息,因此澳联储明天会将利率维持在1.5%不变。
全球的制造业PMI在11月都有着明显的提高,这可能也会对本周中国11月的出口有所支撑。
中国近期PMI显著上涨
欧洲央行议会前瞻
欧元区利率本周预计维持不变,以及欧洲央行预料会宣布其债券购买计划可能会持续2017年3月,所以,削减债券购买的可能性会不会发生直到2017年,而且前提是经济数据显示欧元区复苏和通胀率稳步上升。
人民币市场
由于美元上涨及欧元下跌,央行今天调低人民币中间价至6.8870,但是今天在岸人民币的价格为6.8895,弱于中间价以及离岸人民币的价格。中国央行参事盛松成在财新峰会上表示,应避免公众出于恐慌而在年初集中购汇,当务之急是稳定人民币预期;未来必要时可以考虑加息
澳元/美元在0.7310形成支撑,动能指标向上
从技术图标看,澳元/美元自5月以来,绝大部分时间并没有突破0.7310该位置,在最近的11月21日,也在这个位置有着很明显的支撑。14天RSI动能指标在45,而且目前继续向上。阻力位:200天均线在0.7520位置
风险提示:外汇及差价合约交易属高风险金融投资产品,并有可能招致投资者大于本金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