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岸人民币近期测试6.9元关口
北京时间5月13日周一,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延续上周总体大跌的势头,在岸和离岸人民币盘中双双创逾六个月新低。13日当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下调42点至6.7954,创逾三个半月新低。在岸人民币即期汇率开盘跌超250点。
13日23点30分,在岸人民币兑美元夜盘收报6.8799元,日内震荡逾520点,较5月10日上周五夜盘收盘跌599点。成交量395.14亿美元,较上周五增加45.56亿美元。
上周五纽约尾盘,离岸人民币曾在避险情绪缓和的推动下一度转涨,最终较上周四尾盘收跌不足70点,但较上上周五尾盘跌超1000点。
路透援引交易员评论称,本周一人民币中间价维稳意图明显,未见大行出手维稳,坚持让市场决定汇率方向。他们预计,在两国磋商未有好转前,在岸人民币可能很快测试6.9元关口。不过从汇率弹性角度看,较高弹性也有利于快速出清,不至于贬值预期累积。
此一时者彼一时
如今,我们不得不站在贸易摩擦升级的最坏角度,再对市场做一个整体判断:如果谈判完全破裂,那么美元兑人民币短期内很可能向去年的位置,即6. 9的方向快速运动。不过此一时者彼一时,今年与去年的情况有相似,却也完全不同。
首先是外部压力不同。去年同期,美国正值货币政策的峰期,加息进程渐入高潮。因全球除美国进行大规模减免所得税之外,其余国家均未跟进,因此其他最主要的经济体的货币政策大都按兵不动,与美国的利差扩大,对非美货币产生较大的挤压。
今年,美国的所得税边际已经较为明显的线路,减税2.0版当初虽有计划,但很可能胎死腹中。美国利率上行周期与联储缩表周期在今年稍后的时间段内都基本结束。中国货币政策的外部压力要明显小于去年。
美国货币政策的转向并未改变美国经济基本面的走向。至今为止,以我们监测的各项指标来看,美国经济依然沿着去年末的轨迹在见顶回落。内部矛盾和结构非但没有缓和,且有进一步加重的倾向。因此,我们认为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美国存在降息的可能性。
真实又辨证的世界充满了戏剧的反转,好多事情都堆在了一起。一则全球经济数据的连续下行,推动各国货币政策转折;二则美欧间的关税和利益摩擦,以及英国脱欧的是是非非增添了一个互相比差时局的复杂程度;三则撕毁伊核协议带来的石油价格动荡,干扰着未来的通胀前景;四则以中美贸易摩擦为轴的汇市与股市剧烈震荡,市场情绪在正反两种结局的观望中折返奔跑。。。。每当大周期的窗口的临近,各种前震和预兆都在频频发生。
上半年至今,我们对于汇率市场的种种判断,都是基于中美贸易和谈顺利的假设基础之上。如果争议问题被暂时搁置延后(很难彻底解消),那么几乎可以肯定人民币短期将会维持超涨的格局,并在6. 7一线善待美元作出大方向的抉择。
但是假如贸易摩擦不能很好地被解决,争端再起甚至升级的话,那么围挠我们身周的汇率形势又将是另一番光景。尽管大周期内,汇率波动受经济基本面控制,无论细分路径如何延伸,最终定会回到最初的轨道一一即国与国的经济健康状况的比较结果。但在局部区域,像贸易摩擦这种重大事件的影响所带来的脉冲式冲击,确实会实实在在的打击到市场的投机者。这对以全年汇率中位数为风险管理宗旨的套保者来说,可能不会产生太多的不同;但对于追求最好买入、卖出价格的风险参与者来说,这个阀门的方向几乎是不可预知的。因为当辜者善变,一份高层申明转眼间可能就会被推特上的只字片语推翻。
即便关税方面最坏情况发生,人民币的回缴幅度与关税的增加也不是单线程的对冲逻辑关系。
汇率除了承担贸易责任之外,还有货币信用 、国际储备 、境内金融稳定与管理跨境资金流向的职能 。任何 一个 维度的职能都会使管理者去综合评判涨跌利弊,而不是仅仅由于占中国出口1/5不到的对美货物关税的增加,去做简单冲动的的、一一对应的机械反应。
其次,来自内部的威胁在减弱。去年同期,我国正处在去杠杆的紧要时刻,货币政策与流动性偏紧 。自去年中期央行的政策导向转为“松紧适度”之后,境内利率水平已经大幅下降。今年货币无论是内部的 “绝对水位 ",还是与外部比较的 “相对水位” ,变化悟度均不会比去年同期更大 ,因此 ,来自我们内部变化对人民币的冲击也将比去年小。
进入5月,自年初以来,已回升一定幅度的境内利率水平有了一个明显的回头动作(这与再次突然宣布的贸易摩擦以及定向降准的逻辑相辅相成)。综合内外形势,总体上比去年同期要好。可以看到各期限USD/CNY掉期水平的拐头方向与境内利率转折方向瞬时是相反的。
据星展银行分析,美国调升2000亿美元商品关税至25%,人民币兑美元会跌至7.3;而如果贸易战全面升级,美国对所有中国商品都加征25%关税,人民币有可能会逼近8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