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冲破7元心理关口,这一制约汇率浮动空间的“玻璃顶”终于被打开。面临中美贸易战升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乃至香港局势日益恶化,中国政府的宏观调控工具箱中至少一个工具获得了加强--更大范围的汇率调节。
中国央行上周五晚间发布的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首次把“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这一表述,放入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主要政策思路之中。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同一天发布的报告也认为,若贸易摩擦继续升级,中国经济增长受冲击,需要通过进一步宽松来对冲压力,“汇率需要保持弹性,以市场供求决定价格”。
这些迹象指向,人民币汇率上周冲破7元心理防线之后,市场供求驱动的贬值,在有序、适度的前提下,面临的阻力将大为减轻。就政策而言,国内通胀尚未回落前,通过容许适度贬值而非降息来改善货币环境、支撑经济,也将成为可选项。
“若中美贸易摩擦再次升级,贬值或者降息,将是央行需要权衡的选择,”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等人在报告中称,根据其模型测算,人民币有效汇率相对于均衡汇率水平贬值1%等价于降息约24个基点,本轮已实现的贬值相当于基准利率降息97个基点,短期内降息必要性下降。
中国央行副行长潘功胜周一下午在央行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布的署名文章称,将继续在市场化改革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他并表示,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潜力为人民币汇率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人民币汇率尽管会受到贸易摩擦等外部冲击,“但我们判断不会无序贬值,外汇市场在经历短暂震荡后终将回归基本面。”
“自动稳定器”
中国央行上周五晚间发布的二季度报告在政策展望部分,正式纳入“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的表述。“自动稳定器”的提法2018年一季度开始在货政报告中现身,但一直到今年一季度的五期报告中,都只在汇率市场回顾部分中出现。
前外汇局国际收支司长管涛认为,“自动稳定器”就是低买高卖的汇率杠杆调节作用正常发挥,这是对人民币市场变化的客观描述,“意味着市场更加成熟了,更加能够容忍和适应汇率波动”。
这一变化,让中国可以开始更多享受浮动汇率带来的好处。中国金融40人论坛高级研究员张斌在采访中说,自动调节器作用对于大国经济尤其重要,是货币当局一直追求的目标,IMF也有相同的建议。他说,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新增这一句话,“意味着操作环节上减少外汇市场干预,更多让市供求决定汇率”。此前张斌曾建议,中国可以把逆周期因子匡定的汇率波动区间进一步放宽至比如6-8元,即可大体实现自由浮动。
应对冲击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在上周五发布的IMF与中国第四条款磋商报告中也表示,如果中美贸易摩擦继续升级,中国经济增长势必受到冲击。而经过上周,人民币汇率汇率作为“自动稳定器”获得松绑,意味着中国央行未来在应对内外部风险冲击时,人民币的弹性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央行的表述中,强调弹性汇率的“自动”稳定作用。西班牙对外银行驻香港首席亚洲经济学家夏乐认为,这意味着浮动由市场驱动,而非央行主动为之。市场人士也认为,浮动汇率机制下的贬值,与美国财政部所称的“汇率操纵”或竞争性贬值,在形成逻辑上有很大区别。
招商银行金融市场部首席外汇分析师李刘阳在采访中说,在浮动汇率机制下,负面事件形成冲击时,对于货币财政双宽松、内需提振后相对外需走强、经常账户恶化、贬值预期加剧这一传导链条,市场参与者会进行提前布局,供求变化后即会形成汇率贬值,而这并非为从贸易中获取非正当利益而采取的主动行为。
同时,人民币汇率制度中“有管理”仍将继续体现,浮动仍非完全自由浮动。央行货币政策报告连续提及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稳定市场预期。
“央行还是会对人民币汇率的走势保持警惕,在需要的时候会进行干预,避免出现恐慌性换汇,” 夏乐表示。
上一篇:关于开展2019年法定检验商品以外进出口商品抽查检验工作的公告
下一篇:都破7这么多天了,还不结汇?你在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