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中美双方关税对峙周五的进一步升级,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当日纽约时段再次大跌,日内低点探至7.1385,距历史低点7.1400仅一步之遥。周一境内外人民币开盘可能将继续呈现“膝跳反应”,市场在进一步消化负面消息的影响中,将密切关注包括中间价、官方立场以及中美谈判下一步进展在内的各方面信号。
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五在美国市场收盘后连发数条推文称,已经生效的针对2500亿美元中国商品的关税,将从10月1日起从25%上调至30%。他还表示,剩余3000亿美元中国商品将从9月1日开始面临15%的关税,而不是10%。周五早些时候,中国宣布将对包括大豆,汽车和石油在内的750亿美元美国商品加征关税。
全球避险情绪因此再度大振,日元兑美元周五创下8月1日以来最大涨幅,美国国债收益率全线下滑,股市暴跌。离岸人民币收盘下跌0.6%报7.1315,在岸人民币兑美元收于7.0979。
由于中美贸易摩擦升级,境内外人民币8月迄今跌去约3%,在亚币中表现垫底,仅略好于印度卢比,境内汇率上周更是刷新十一年新低。周五中美新一轮关税宣布前,市场人士普遍预计在中美9月初有望展开磋商、而10月初中国将迎来建国70周年庆典之际,官方料将稳定市场预期,人民币汇率在7.10一线存在支撑,
瑞穗银行亚洲首席策略师张建泰周六表示,人民币汇率可能会继续下跌,如果中国央行不守住7.1,大概汇率会先跌到7.15。他并补充,市场此前对中方的反制措施都有预计,因此估计汇率不会“崩盘”,料官方会维持人民币有序贬值,贬太急反而对中国不利。
境内外人民币在8月初一举破7后,中国央行通过中间价逆周期调控、发声维稳等方式控制人民币的贬值节奏,近日亦出現中资行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情況,同时也有中资大行在即期和掉期市场间或提供美元流动性。本周后三天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亦呈现强于市场预期的态势。
“人民币当然会有贬值压力,但我们不觉得会有一个急速贬值,因为考虑到大幅贬值带来的副作用,比如资本外流,监管层会注重保持人民币与其他货币的平稳,人民币的跌势可能和其它新兴市场货币差不多,”麦格理证券驻香港中国经济研究主管胡伟俊表示。“至于贸易战,我觉得还是看经济和市场,如果经济不好,年底前还是可能缓解的。”
《人民日报》周六以“第三轮反制说到做到”为题发表评论称,中方有能力坚决奉陪到底。特朗普于美国时间周五晚些时候在出发前往法国G-7峰会前,在被问到是否还愿意下个月与中国进行贸易谈判时对记者表示,他永远对谈判持开放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