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贸易谈判呈现积极进展,美股和离岸人民币周五上扬,显示全球风险偏好改善。风险资产周一开市后或走强,人民币汇率亦有望延续近期涨势,债券则大概率继续承受下跌压力。
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中美双方就部分贸易协议的框架达成一致,两国元首最快可在下月签署第一阶段协议,同时推迟原定于本周实施的关税税率上调。中国通过官媒新华社稍后称,双方在农业、知识产权保护、汇率等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尽管纽约交易时段盘末略回吐升幅,当日美股两大指数仍收升逾1%,离岸人民币日内最高冲至7.07一线,显示投资者对本次谈判结果的解读趋乐观。
展望今日的市场走势,西南证券宏观和固收分析师杨业伟认为,贸易冲突缓和短期将提升资本市场风险偏好,有利于权益资产,特别是受益于贸易冲突改善的科技板块,同时考虑到本周公布经济数据可能显示经济弱平稳,债券表现或受到压制。
上周六因国庆假期调休为工作日,银行间债券市场正常交易。彭博数据显示,2029年到期、票息3.29%的10年期国债活跃券成交收益率较上周五尾盘小幅走升至3.17%附近。国庆节后,上证综指已连续四个交易日走升。
美中贸易冲突不断升级的过程中,谈判不是一帆风顺,市场走势也是一波三折。华泰证券固收分析师张继强等在周末的报告中提醒道,乐观预计贸易摩擦将迎来一段缓和期,但中美在高科技领域的竞争、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分歧依然存在,不排除谈判再次反复的可能性,“打打谈谈”已成为市场共识。
中美不同调
谈判结束后中美的官方表述存在一些不一致,以及对华关税仅为部分暂停而非取消,均成为关注后续谈判进展的投资者心存疑虑的地方,并由此对贸易战的中期前景不敢过于乐观。
周五特朗普披露的协议包括中国将大幅增加购买美国农产品,还有对知识产权及汇率方面不甚明确的承诺。而其后新华社的报道称,中美双方同意共同朝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未将周五的会谈结果称之为协议。《环球时报》总编胡锡进在推特上指出,中国官方媒体在报道中未提及特朗普对下月签署协议的目标,暗示北京希望保持低预期值。
“局部协议算是解决了燃眉之急; 谈判的结果基本符合预期,虽然暂缓了原本很快要加征的关税,但实际上双方让步不大,” 瑞穗银行亚洲首席策略师张建泰在采访中表示。
“这次只能说是暂时休兵,但无论怎样,投资者会认为这是利好,预计市场也会有正面反应,”西南证券股票分析师张刚表示。他并称,利好效应集中反应后市场可能重归冷静,后续双方在具体细节问题上的磋商恐怕还会有一些分歧。
下一步
市场人士目前普遍将中美谈判的下一个焦点放在将于11月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CNN最新报道称,中国已正式邀请莱特希泽和姆努钦带领的美国团队在APEC前赴华进行进一步的贸易谈判。
中美暂时休战后,本周中国计划发布的一系列贸易、经济、金融数据将牵动市场的风险情绪。
对于近来因中美谈判而波动不断的人民币,Axitrader亚太策略师Stephen Innes认为,本周人民币的走势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间价设定在7.07强方的程度,而市场对今年G-20峰会后美中局势迅速恶化记忆犹新,因此未来48至72小时的交易时段需要特别关注。
周五纽约时段,离岸人民币兑美元一度跃升至7.07附近的近一个月高位,距离7元关口仅约1%的距离,后略回吐升幅至7.0811。在岸人民币周五收于7.0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