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11日在会晤刘鹤副总理时表示,经贸磋商取得了实质性的第一阶段成果,他还希望双方团队抓紧工作,及早确定第一阶段协议文本,并继续推进后续磋商。
但是,从美国部分媒体的报道来看,似乎并不认同特朗普的这一表示,甚至暗示中美之间并没有达成什么“第一阶段协议”,理由是中国没说。
“彭博社报道称,中国官方声明和主要官方媒体报道并未将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鹤和美国贸易代表莱特希泽、财政部长姆努钦的磋商结果称之为‘协议’。中国商务部只是说双方在一些领域取得实质性进展,同意朝着最终达成协议的方向努力,在声明中并未提到美方承诺周二不上调关税或者美方声称的中方将在两年内采购400亿至5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报道称,新华社将最近的一轮磋商称为‘理性和务实’的进展,但并未提到协议或者任何具体步骤。”
那么,中美之间是否就协议达成一致?
双方的表态实际上是一致的。如果中方对这些内容有异议,会在第一时间作出反应。为什么中方的措辞里,没有“协议”这样的字眼?因为双方的政治文化背景和表达习惯不同。
这遵循了中国人的习惯和传统——这些措辞和文件发出之后,是能代表官方立场,用作资料援引,甚至形成历史记录的内容。还要看到,中美经贸磋商是当前全世界的头等大事,此前也经历过几度波折,协议文本的准备也需要几周时间。考虑到这些因素,中方在这个问题的表态上慎而又慎,并不奇怪。
首先,中美新一轮经贸高级别磋商取得实质性进展,缓解了双方的贸易战紧张,再次燃起了两国公众及国际社会对中美最终达成协议的希望。
中美贸易战打了快20个月了,这是去年初时全世界几乎没有人能够想象得到的。按照常理和规律,即使作为推动谈判的最激进的手段,这场贸易战的意义也已经耗尽了,再接着打下去无论从经济还是政治上都难以解释。
特朗普总统星期五会见刘鹤副总理时说,对美墨加达成贸易协定,市场没什么反应,但是美中谈判一有积极进展,股市立刻上涨,市场反响强烈,这一次又是这样。
的确,中美经贸关系牵动全球,缓解两国贸易冲突,有利于中国,有利于美国,也有利于世界的繁荣与和平。此次双方就这些利益关系谈到了一起,非常难得。
那么,这一轮磋商的积极信号或者说看点究竟在哪些地方?
简单列举一下:
特朗普的表态里有几个提法都是首次,在中美双方前几轮关税加征并未取消的情况下,中美间以“求同存异”的思路来处理分歧,使本轮磋商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农产品采购里,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磋商结束后对媒体表示,中国将购买价值400亿至500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
这不是个小数字,很多人看到消息,认为让步太大。从磋商角度看,我们早就说过,因为中美在农产品领域有较强的互补性,采购美国农产品是中国特有的谈判筹码。更何况,采购量上去了,是不是意味着跟美国农民利益联系更紧密呢?紧密意味着双赢,脱钩必然是双输。需求互补、利益重叠,互相依赖但又互相制约,这就是中美间农产品往来的逻辑。
汇率问题上,中美间在汇率问题上本无特别尖锐的矛盾,近期“汇率操纵”成为热点,主要还是“汇率操纵”这个话题被操纵了。最新情况看,美国财政部长姆努钦在本轮磋商期间表示,考虑取消对中国汇率操纵国的认定。
因此,如果中美双方能朝着正确方向走下去,那么在第一阶段成果中达成平等的货币协议,并不让人意外。
“金融服务”这一条,是首次出现在磋商结束后发布的消息稿中。中国扩大金融服务业的开放,相关需求正在增长,而在服务业特别是金融服务业方面,美国相对中国的优势是明显的,在这方面加强合作符合双方利益。
其他议题,这里要说说“争端解决”。
相信大家一直比较关注,美方在经贸摩擦中对中方的一大诉求是确立协议的实施机制或者说执行机制。
协议应当平等互利,单方面的执行机制如何能够接受?这次措辞转变为“争端解决”,这个变化很有意思,反映出一种实质性的思路转变。
不认同不平等,但不回避有争端。既然有争端,建立一个平等和相互尊重的争端解决机制,也是顺利成章的事情。
你对我有异议,我对你有看法,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机制去处理。如果能有效管控分歧,这不失为一种充满智慧的解决方法。
这一轮磋商中,10日午餐是美方叫的汉堡外卖。据说,刘鹤副总理选的还是牛肉汉堡。莱特希泽说,上次磋商时就是买的这家的汉堡,这次特意选了同一家店。刘鹤副总理说,这一次的味道比上次更好。
三个关键词:求同存异,合作,相向而行。
用特朗普总统的话来说,“从来没有任何一个谈判像美中贸易谈判一样(艰难)”。
这时候,光有耐性肯定是不够的,还得有智慧。
条条大路通罗马。双方都有向前推进的意愿,既然此路不通,那就换条路呗。
求同存异,是个务实的好办法。
中美经贸问题,是几十年发展中随着时间、空间变迁而积聚起来的,责任不能简单化地归结于中方,解决起来也不可能通过“强拧方式”一蹴而就。认清这个现实,才能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出发点。要知道,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海。现在,中美双方同意分阶段一步一步走,这是求同存异,以务实理性态度采取建设性行动的体现。
合作是两国唯一正确选择,共赢才能通向更好未来,中美双方理应尽一切努力确保双边关系沿着正确轨道向前发展。当此之时,人们尤其感受到中美两国元首阿根廷会晤共识和大阪会晤共识的重要意义。“双方同意,在互惠互利基础上拓展合作,在相互尊重基础上管控分歧,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两国元首达成共识,停止加征新的关税,并指示两国经济团队加紧磋商,朝着取消所有加征关税的方向,达成互利双赢的具体协议”“两国元首同意,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重启经贸磋商,美方不再对中国产品加征新的关税”……一诺千金,中美双方理当坚持相向而行,按照两国元首确定的原则和方向,在平等和相互尊重基础上妥善解决彼此的关切,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健康稳定向前发展,不断增进两国和世界人民福祉。
最后,也是我们一直强调的,保持一颗平常心,怀抱理性,处变不惊。
这几年,国际大事在很多国际问题观察者们一个个错误的预测中不断逆袭,导致白天鹅、灰天鹅都变成了黑天鹅,说明我们所熟悉的那个世界真的已经变了,历史巨变并不只是写在教科书上。
观察中美经贸关系,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