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95.23万亿元,同比增长8.4%,预期增长8.2%。中国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2.27万亿元,预期为1.885万亿元,前值为1.98万亿元。中国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69万亿元,预估为1.36万亿元,前值为1.21万亿元。
分项数据如下:
联讯证券李奇霖、钟林楠点评9月金融数据:
1、9月新增社融与新增信贷俱佳,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5600多亿,结构与总量俱佳,有银行集中释放储备项目的季节性因素,也有政策强调加大对制造业企业中长期贷款与基建项目加快落地的因素。
2、居民中长期信贷新增量改善,一是与开发商应对融资收紧,加大促销有关;二是和居民担忧10月房贷利率新政正式实施后贷款利率上行而提前购房有一定的关系。
3、表外融资项环比变化不大,信托贷款受房地产信托业务余额管控影响,继续有600多亿的负增长,委托贷款大幅好转,是否具有持续性,需要进一步观察。
4、债券融资口径将交易所ABS纳入其中,规模比较小,对社融的影响有限。
长江宏观赵伟点评如下:
①新增信贷高于去年同期和市场预期,企业贷款全面回升。9月,新增贷款1.69万亿元,高于市场平均预期的1.4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3069亿元;存量增速12.5%,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逆周期调节加码下,部分项目加快开工和施工,或是企业贷款回升的重要原因。
信贷回升,主要缘于企业贷款支持,居民贷款持平于去年。主要分项来看,企业中长期贷款连续2个月同比多增,企业中长期和短期贷款同比分别多增1837亿元和1452亿元;票据融资1790亿元、与去年同期大体持平;居民中长期贷款继续保持高位、达4943亿元,同比多增634亿元;居民短期贷款同比少增427亿元,或与消费贷违规流入楼市严查等有关。
②社融口径再调整,新口径存量增速与上月持平。央行再度宣布调整社融口径,将“交易所企业资产支持证券”纳入“企业债券”统计。新口径下,9月新增社融2.27万亿元,较去年同期多增1383亿元;存量增速10.8%,与上月持平。其中,企业债券存量增速13.6%,较上月提高1.1个百分点。情景测算显示,假设交易所ABS存量与上月持平,则老口径社融存量增速较上月回落0.05个百分点;如果剔除全部企业债券,剩余社融存量增速较上月回落0.15个百分点。
剔除企业债券,人民币贷款和非标为社融同比增量主要贡献项,地方专项债拖累显著。主要分项来看,新口径企业债券融资1610亿元,同比多增1595亿元;人民币贷款1.72万亿元、同比多增3539亿元;非标净减少1125亿元、同比少减1764亿元;地方专项债“错峰”明显,同比少增5153亿元。
③随着资管新规过渡期临近,非标收缩压力或加大,口径调整或有助于改善社融读数。近期,央行公布标准化债权类资产认定规则征求意见稿,对非标资产的认定比市场预期严格,若按资管新规要求,非非标资产或面临较大收缩压力。非标转标进程或加快,实体融资需求也会更多转向标准资产,口径调整或有助于全面反映融资渠道变化、改善读数。
重申长江宏观观点:务必重视“资产荒”对市场行为的深刻影响。当前经济核心矛盾是“出清”,市场核心矛盾是“资产荒”;宏观形势、“资产荒”下再配置压力等,仍对债市形成有力支撑,股票策略已逐步转向流动性框架。短期来看,阶段性“类滞胀”格局,可能对资产价格产生一定影响。
交通银行陈冀点评:
9月信贷超预期增长1.69万亿,但增速仍维持在12.5%附近。M2增速回升0.2个百分点至8.4%,然M1增速仍维持在3.4%,表明近期央行一系列适度逆周期调节措施成效在金融数据层面有所体现。社融增速较上月回升0.1个百分点至10.8%,信用端受实体经济仍存的压力,融资需求尚未出现明显反弹。综合而言,金融数据呈现一些积极特征,但未来仍需观察和进一步印证。
上一篇:国常会最新定调!全年减税降费超2万亿,确保制造业税负明显降低!高度重视利用外资,来看十大关键点
下一篇:外交部:确认中美达成阶段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