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央行11月接连下调MLF及逆回购利率使市场信心回暖,当月工业产出和消费均大幅反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保持良好平稳态势。
机构认为,在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全球制造业短期企稳,叠加保增长政策推动地产需求韧性、基建需求回升的宏观背景下,12月和春节前经济活动增速保持企稳回升态势。 明年是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内外环境改善的背景下,明年的经济增长有望稳定在6%以上区间。
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中国央行11月接连下调MLF及逆回购利率使市场信心回暖,当月工业产出和消费均大幅反弹,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保持良好平稳态势。
机构认为,在中美贸易摩擦缓和、全球制造业短期企稳,叠加保增长政策推动地产需求韧性、基建需求回升的宏观背景下,12月和春节前经济活动增速保持企稳回升态势。 明年是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在内外环境改善的背景下,明年的经济增长有望稳定在6%以上区间。
统计局公布的具体11月经济数据为:
11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前值4.7%;
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8%,前值7.2%;
1-11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前值5.2%;
1-11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2%,前值10.3%。
11月份,面对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的复杂局面,主要经济指标好于预期,国民经济保持稳中有进发展态势。统计局16日表示,当前国际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多,世界经济贸易增长继续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
工业生产大幅反弹
11月工业增加值实际同比达6.2%,较前值大幅反弹1.5个百分点,升至五个月新高。
中海晟融首席经济学家张一分析称,工业增加值超预期反弹。一方面,随着库存的持续走低,企业确实有主动补库存的需求;另一方面,与9月份以来出口持续回暖也有一定的联系。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工业增加值仍将维持在6%左右的增速。
具体看来,11月采矿业同比增长5.7%(前值3.9%,去年同期为2.3%),大幅反弹,主要是去年同期的低基数推升。
11月份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前值4.6%),从行业数据来看,普遍出现反弹。但其中有部分行业是由于基数原因引起,另外部分行业是由于基建投资增速反弹和春节提前抢开工带动,其中非金属矿物、黑色冶炼、通用设备制造、金属制品等行业回暖主要是基建投资反弹和春节提前抢开工所致。而汽车制造业、化学原料加工、橡胶制品、计算机通信和电子产品制造等行业主要是基数较高所致。
11月公用事业同比增长6.7%(前值6.6%),符合预期。
总体看来,黑色、水泥和有色、汽车等行业处于补库过程,拉动了工业生产回升,这个与11月份PMI反弹的带动行业是一致的,背后逻辑还是8-11月份地产的猛开工,消耗的钢筋水泥创新高,叠加暖冬带动的开工时间长,所以黑色,水泥和有色的库存都偏低,目前积极补库中,但补库的速度也会快于以往,因为产能产量处于历史最高状态来补。
民生银行研究院表示,工业行业和产品数据印证生产向好,汽车生产显着回升,终端需求改善支撑工业生产。虽然工业增加值出现反弹,但传导至投资端仍需时间,制造业投资尚未真正触底反弹。预计12月工业增加值有望继续改善。
消费改善
受“双十一”线上线下打折促销影响,11月社零名义增速8.0%,较10月回升0.8个百分点,为5个月新高;实际增速4.9%,持平于10月。
11月消费增长有所回升,其中影响消费增长主要还是汽车,11月的汽车消费降幅收窄至-1.8%,且汽车工业增加值增速回升,未来可能还将推动消费改善。
其他的可选消费也改善明显,家用电器(9.7%)、服装鞋帽(4.6%)、化妆品(16.8%)等销售渠道集中于电商的品类增速普遍大幅反弹。而必需消费维持相对高增趋势,粮油食品(8.9%)、日用品(17.5%)增速上行。
中海晟融首席经济学家张一点分析称,考虑到过去几年购置税减半带来的透支消费、经济前景不明带来的延长购车年限,汽车消费短期难以看到大幅度反弹。而且从其他国家经验看,一旦汽车消费负增长,周期往往持续两至三年。因此在2020年二季度以后,才有望看到汽车消费的正增长。
此外,上海证券宏观团队认为,消费在高房价的挤压效应下,未来回升不会持续,未来经济增长能否有显着起色,最终还得靠投资。
投资保持平稳
1-11月累计名义固定资产投资(FAI)同比增速持平于5.2%。11月单月名义FAI同比增速从10月的3.4%上升至5.2%。
制造业投资增速回落
11月当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速从10月的3.4%回落至1.6%。1-11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回落0.1个百分点至2.5%。
制造业投资整体略低于市场预期,但下游汽车、电子设备投资仍相对稳定。
中金公司分析称,工业企业利润增速低位徘徊,可能在短期内仍将抑制制造业投资;但中美贸易摩擦有望“降级”,依然维持制造业投资局部可能有亮点的判断。
基建投资增速升至年内新高
1-11月,全口径下的基础设施投资同比增长3.6%,增速比前10个月回升1.7个百分点;单月同比增长5.2%,高于前值2.0%,为今年以来最高增速。
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1.6%,增速回落4.3个百分点;道路运输业投资增长8.8%,增速加快0.7个百分点;水利管理业投资增长1.7%,增速加快1.1个百分点;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0.2%,增速与1—10月份持平。
民生银行研究院分析称,部分基础设施项目最低资本金比例调降、年末财政支出加快等因素对基建投资拉动存在滞后,因而基建投资资金瓶颈犹存,累计增速连续两月放缓。不过,基建投资环比增速的小幅反弹表明政策支持正在逐渐发力,后续回暖可期。
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回升
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2%,增速比1—10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单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速从上个月的8.6%回升至9.3%。
但其中分析领先指标大多下跌——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增速从10月的23.2%回落至-2.9%,但另一方面,地产到位资金同比增速从上月的6.1%微升至7.0%。
11月土地与商品房成交增速较10月放缓——土地成交面积同比增速从10月的12.8%回落至-0.8%、成交额增速从10月的2.5%下降至-0.6%;商品房成交量同比增速从10月的1.9%减速至1.1%,成交额增速从上月的9.7%放缓至7.3%。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房地产投资明年还会有下降的可能性,重点要稳制造业的投资,着力点在基建,通过基建扩大需求,具体看,财政要释放更大效力,但这不意味着大幅放水,还是提质增效,侧重结构性改善。
民生银行研究院表示,临近年底,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继续发力,财政支出力度进一步加大,基建投资全年增速可望小幅反弹;金融资源继续向制造业、民企等领域倾斜,但考虑到企业投资意愿仍然低迷,且地产调控约束较强,预计2019年全年投资增速仍有小幅回落压力。
经济短期增长企稳回升
11月投资、消费和生产均保持良好运行态势,数据显示经济四季度下行的压力有所减弱,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预计全年增速6.1%左右,6-6.5%的目标能完成,明年经济下行幅度会趋缓一点,约在6%的水平,经济增长下行逐渐放缓。
近期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传递“稳”字当头的信号,周末中美宣布第一阶段谈判协议有望签署、在不新增关税的基础上对9月1日加征的1200亿美元中国出口税率实行减半 ——中美贸易摩擦在趋势升级1年有余后首次出现小幅“降级”的方向性变化。
同时,全球制造业需求自10月以来已经开始呈现企稳回升迹象、而国内社融增速也在下半年大体保持稳定。
中金公司认为,短期外需不确定性下降,叠加保增长政策推动地产需求韧性、基建需求回升,有望推动12月和春节前经济活动增速保持企稳回升态势。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明年是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海通证券预计,在内外环境改善的背景下,明年的经济增长有望稳定在6%以上区间。
上一篇:今日起,货车最大总质量限定为46吨!全国范围提前实施!
下一篇: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暂不实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