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现在处于过去曾引发贬值的关键水平。
华尔街分析师们从本周二开始有一种共同的预感:人民币即将贬值。
本周伊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两天强劲上扬逾1%,飙升至自2018年6月以来的最高水平,突破6.50,该水平此前被视为人民币升值的顶部(红线),该位置被突破后人民币多头的想象空间被打开了。如果人民币继续升值可能成为通缩的主要锚点,并拖累整个中国经济。
去年全年人民币大幅上扬近7%,位居亚币之首,抹去了中美贸易摩擦以来的所有跌幅。
分析师们揣测,如此大的升值幅度可能令央行释放一些信号。
很快这些揣测应验了:
1、中国央行周二晚间公告,决定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0.3上调至0.5。
“根据企业业务需求,近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决定将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宏观审慎调节系数由0.3上调至0.5。政策调整后,境内企业境外放款的上限相应提高,有利于满足企业“走出去”的资金需求,也有利于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促进跨境资金双向均衡流动。”
根据最新调整:宏观审慎调节系数为0.5;币种转换因子为0.5(之前调节系数是0.3,而转换因子是0),选择人民币境外放款额度为境内主体所有者权益的50%,但选择外币放款额度将下降至33%[50%/(100%+505)]。相当于把16年政策的两个公式里的系数分别都调整了。
说到这里很多人大概仍旧看不懂,翻译过来的意思是:以前国内企业想给境外的子公司汇外汇,境外放款余额不得超过其所有者权益的30%,现在比例提高到50%,这样国内企业可以往外汇更多的美元。
2、次日,人民币汇率中间价也出现了近期少有的调节信号。
周三中国央行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调升156基点,报6.4604元,弱于大多数分析师的预测值。过去一个多月来,中间价整体与市场预测大体一致。
3、与此同时,新华社旗下的《中国证券报》周三头版文章《开年连闯关 人民币延续“稳中偏升”》。
文章称,考虑到美元弱势以及基本面因素,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仍有升值基础,但在全球经济复苏、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逐渐恢复常态等情景下,人民币升值脚步料放缓。
4、另外,中资大行间或大举买入美元,间接影响市场预期。
周二早些时候,人民币升值后仅用了几个小时就回吐了大部分涨幅,当时人们看到大型国有银行突然抛售人民币。
据交易员指出,在人民币升至6.43元一线后,少数中资大行开始积极买入美元,使人民币快速回落至6.45元附近
市场剧烈震荡后,市场押注单边升值气氛缓和,但美元大体弱势仍是市场共识。
这些是一个清晰而现实的信号,表明即将发生更大幅度的贬值。
可以肯定的是,人民币升值不仅仅是因为近期美元指数暴跌,汇率也受到了中国基本面的支撑。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从疫情中复苏的经济体,正在吸引大量资本流入。
然而,人民币升值可能不是中国想要看到的,因为中国正努力扩大其出口(贸易驱动的反弹)。毕竟,人民币升值,中国的产品在全球贸易舞台上的竞争力将会变弱。
中国央行昨晚在一份声明中引述其年度工作会议称,
深化人民币汇率市场化改革,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引导市场预期,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