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地址:
南京市长江路2号凯润金城1号楼17层
电话:
025-83163958、83163959
公司新闻首  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中国-澳大利亚羊毛联合工作小组第二十六次会议、中国-新西兰羊毛联合工作小组第十四次会议、中国-南非羊毛联合工作小组第十次会议在宁召开

2025年9月19日下午,中国-澳大利亚羊毛联合工作小组第二十六次会议、中国-新西兰羊毛联合工作小组第十四次、中国-南非羊毛联合工作小组第十次会议在南京牛首山希尔顿酒店召开,中外小组成员及不少参会代表纷纷列席旁听并积极发言。

参加此次会议的中方成员有:中澳&中新西兰&中南非羊毛联合工作小组中方组长杨枭雄,南京海关一级调研员柯家法、南京海关工业产品检测中心教授级高工王晓萍、江苏龙锦集团&张家港扬子精梳毛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纪前龙博士,顺木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绍校和品牌总监黄伟伟,张家港市金日毛纺有限公司董事长褚晓峰,常州市裕洋物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肖锦文,天宇羊毛工业(张家港保税区)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英,浙江新澳纺织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华新忠和销售经理蒋明,江苏金盟纺织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钱耀瑜,无锡市翔泰毛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文涛,浙江永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朱建坤,张家港扬子纺纱有限公司原材料采购部经理陶丽萍和南京羊毛市场总经理江晨。

澳大利亚成员有:澳大利亚羊毛工业组织主席David Michell、澳大利亚羊毛检测局局长Micheal Jackson和原毛总经理Brendon van Rensburg、澳大利亚羊毛出口商委员会主席Josh Lamb、澳大利亚羊毛交易所Charles McElhone、澳大利亚羊毛出口商及加工商委员会执行董事Scott Williams、AWI | The Woolmark Company董事Don Macdonald、董事Neil Jackson、全球总经理Stephen Hill、澳大利亚国内运营总监Scott Carmody和AWI | The Woolmark Company大中华及亚洲新市场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马捷、澳洲羊农协会Adam Dawes和Jemalong羊毛公司Rowan Woods。

新西兰成员有:新西兰羊毛国家利益委员会主席Rosstan Mazey、新西兰羊毛检测局局长Duane Knowles、WoolWorks New Zealand Limited董事长Nigel Hales、WoolWorks New Zealand Limited首席运营官Tony Cunningham、新西兰羊毛国际有限公司销售总监Nathan Watt、西卡·马修雷公司Michael Zhu、Wool Impact公司CEO Andy Caughey和新西兰Wool Group CEO Liam Murphy。

南非成员有:南非羊毛局首席执行官Deon Saayman、西卡·马修雷南非公司CEO James de Jager、Pinnacle Fibres公司Christiaan van Niekerk、德康CEO Anthony Kirsten、德康买毛手Lisa Boutell-Fourie、标准羊毛南非公司经理Mark Wright和Kenneth Craig以及莫地安诺南非公司Driekus Venter。

中方组长杨枭雄主持了会议,澳大利亚羊毛检测局中国项目经理翟立芳翻译了中澳小组会议,南京羊毛市场顾问王强翻译了中新&中南非小组会议。羊毛小组观察员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张书勤、澳大利亚驻华大使馆农业参赞李蓦然女士、IWTO国际毛纺织组织主席Klaus Steger和秘书长Dalena White等列席了相关会议。


中国-澳大利亚羊毛联合工作小组

第二十六次会议:深化合作,共促贸易便利化

1759048071415643.jpg

中澳羊毛联合工作小组会议作为本届系列会议的重头戏,讨论议题广泛而深入,成果显著,充分体现了双方长期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的高水平与成熟度。

1、关键议题取得历史性突破,十年磋商终获硕果。

本次会议上,历时十年推动的“中国春节休市”议题迎来了里程碑式的突破。澳大利亚羊毛拍卖委员会正式决定将于2026年中国春节期间停拍一周,并承诺未来依据农历新年灵活安排休市。这一决定是对中国贸易伙伴的极大尊重,被视为保障双边贸易稳定的里程碑事件,获得了中方与会代表的高度赞赏。

2、质量与检测标准迈向新台阶,技术对话日益深入。

羊毛质量是双边贸易的基石。会议上,Michael Jackson介绍了与中国主要毛条企业开展的毛条细度对比实验的最新进展,并表达了扩大参与范围的意愿。中方代表钱耀瑜和蒋明则就进一步精确细度证书数据(至小数点后两位)、有效控制粗腔毛问题以及优化传统加工预测公式等提出了具体且富有建设性的意见。Charlie McElhone对此积极回应,承诺将持续强化对羊毛分级员的培训与监管体系,确保出口羊毛的准备标准。双方同意加强技术层面的常态化沟通,共同探索提升检测标准与方法的可行路径,合力维护澳大利亚羊毛在全球市场享有的卓越声誉。

3、技术融合赋能供应链效率,重点转向落地应用。

双方充分肯定了电子毛包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快速推广成效,目前已有80%-90%的毛包采用了此项新技术。会议讨论的焦点已从初期的技术推广,转向如何解决其在华落地应用的实操性问题。中方代表王英提出,当前在数据读取和系统集成方面仍面临具体挑战。双方商定,将建立更紧密的后续技术协作机制,由澳方提供针对性支持,协助中方企业克服技术障碍,共同推动该项技术在整个供应链中发挥其提升透明度、效率和可追溯性的巨大潜力。

4、关注碳排放与可持续发展路径,积极应对全球趋势。

面对国际市场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日益关切,会议对此进行了前瞻性讨论。澳方代表Scott William分享了其国内推行的“绵羊可持续发展框架”及相关的碳足迹研究成果。中方则客观分析了当前国内市场与国际出口市场在可持续认证需求上的差异。双方均认识到这是行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意在此领域加强信息共享与经验交流,共同探索符合双边利益的合作模式,以应对全球市场格局的变化。

5、分享中国毛纺行业最新动态,洞察市场新机遇。

华新忠分享了对当前行业运行的观察。尽管面临外部环境的挑战,但羊毛在运动服饰领域的应用正成为驱动国内消费市场增长的新亮点。会议分析认为,中国凭借其完整的产业生态、熟练的劳动力和强大的配套能力,作为全球毛条初级加工中心的地位在可预见的未来仍将保持稳固,这为双边贸易的持续稳定提供了坚实基础。

6、优化小组工作机制与职责范围,提升合作效能。

为提升工作组的工作效率与规范性,由秘书处牵头起草一份专属的合作计划文件,用以明确工作组的运作规则、职责边界与核心议题范围,旨在推动双边合作迈向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的新阶段。

7、共筑动物疫病应急管理防线,探索精准防控模式。

Adam Dawes向中方通报了其最新修订的国家动物疫病应急管理计划,并强调了目前良好的生物安全状况。柯家法则提出了创新性建议,希望将电子毛包技术应用于潜在的疫病精准溯源,并合作开发配套的现场快速识别设备,以期在极端情况下实现快速响应、精准管控,最大限度保障贸易的连续性。这一建设性思路得到了澳方的积极回应,同意纳入未来技术合作的讨论范畴。

8、介绍澳大利亚羊毛可持续发展计划(AWSS),寻求产业链协同。

Charlie McElhone介绍了新近获得行业广泛支持的澳大利亚羊毛可持续发展计划(AWSS),该计划旨在整合从牧场到出口的各环节信息,对原毛提供可持续性认证。澳方表示希望该体系能与现有的国际认证标准互认衔接。中方代表在肯定其方向的同时,也务实关切了加工厂端的注册流程、相关成本以及如何切实增加认证羊毛的市场供应量,以满足下游品牌商和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新西兰羊毛联合工作小组

第十四次会议:聚焦质量,共寻解决方案

1759048092790536.jpg

中新小组会议对话坦诚,直指当前贸易中存在的具体技术壁垒与质量挑战,并致力于寻求切实可行的改善路径。

1、致力统一检测仪器标准,减少贸易争议。

褚晓峰反映了因检测仪器标准不统一导致的贸易困扰,指出新西兰目前主要使用的气流仪与中国国内普遍采用的激光仪之间存在系统性偏差,尤其对于28.8微米以细的羊毛,容易引发商业争议。Duane Knowles表示理解,并建议中方工作组可考虑以正式函件形式提出诉求,以便其行业机构能更有力地推动变革。双方同意将此议题作为修订双边交易条款的重要考虑内容。

2、共同探寻洗净率稳定性方案,保障公平交易。

针对中方指出的新西兰羊毛,特别是粗支毛洗净率不足且波动较大的问题,双方一致认为需要从商业和技术层面共同寻求解决方案。新方坦言对此现象也感到困惑,并与中方一样希望找到根本原因。双方同意建立更有效的数据共享机制,对从牧场到工厂的完整流程进行细致分析,以期找到问题根源并加以解决,确保交易重量的公平性。

3、推动源头质量改善,重建市场信心。

褚晓峰反映,随着近期新西兰羊毛价格从低点回升,希望新方牧业和加工环节能投入更多分选精力,有效解决色毛、腔毛增多的问题,使质量回归历史优良水平。新方坦诚承认,过去几年因羊毛价格持续低迷,导致牧场转向肉羊养殖、疏于羊毛管理是质量下滑的主因。他们承诺将向国内行业清晰传递“优质优价”的市场信号,激励牧民改良羊种、提升管理水平,从源头重建中国买家对新西兰羊毛质量的信心。

4、应对动物福利新规,展现行业责任感。

Rosstan Mazey详细介绍,迫于国际动物保护组织的压力,近期在新西兰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牵头下,对羊毛产业链进行了全面审查与整顿,纠正了部分不规范操作,甚至对严重违规者追究了法律责任。此举旨在向国际市场展现新西兰羊毛行业对动物福利的承诺和负责任的形象。

5、探讨供应链可追溯技术,应对未来需求。

蒋明基于在澳大利亚和南非获得的经验,强烈建议新西兰加快引入电子毛包等统一的现代追溯技术。他指出,这不仅关乎内部管理效率,更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欧盟“数字产品护照”等法规对全供应链透明度的强制要求。新方表示,由于其行业结构相对分散,目前尚未建立全国统一的电子毛包系统,但承诺将把这一重要议题正式纳入行业议程进行积极探讨,以跟上全球供应链发展的步伐。


中国-南非羊毛联合工作小组

第十次会议:务实推进,优化贸易流程

1759048113527569.jpg

中南非小组会议围绕具体贸易环节的优化展开了富有建设性的讨论,展现了双方解决问题的务实态度与创新精神。

1、创新探索松包打包方案,平衡双方需求。

针对中方企业长期提出的松包运输诉求,南非羊毛局展现了积极的解决意愿。但由于仓储空间有限,完全取消紧压打包面临实际困难。为此,南非方创新性地提出了“紧压包回弹”试验方案,即在装运前拆除钢带,并通过温和加热方式使毛包自然回弹至接近原状。双方商定将基于南非方提供的全程影像数据共同评估该方案的可行性,为这一长期议题的解决找到了新的潜在路径。

2、积极对接中国海关新规,确保贸易顺畅。

柯家法对海关总署去年发布的133号公告进行了详细解读,重点说明了仓储加工企业注册和毛包唛头标识的新规。南非方回应称,将确保所有经纪人仓库完成注册,并严格执行新规标识要求。双方还就莱索托羊毛的准入与标识管理问题进行了有效沟通,确保了政策的清晰执行,避免了潜在的贸易障碍。

3、推动电子毛包技术应用,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

针对中方企业在电子毛包信息读取上遇到的技术瓶颈,双方进行了务实探讨。南非方承认当前存在应用断层,并提出了切实的过渡期解决方案:中方可通过提供毛包号码,由南非经纪人从后台系统调取所有详细数据反馈。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双方同意组织专门的技术对接会,与主要进口企业合作,旨在彻底打通数据读取环节,让技术真正服务于贸易便利化。

4、共享碳排放研究数据,携手面对绿色挑战。

南非方面介绍了其与国际毛纺组织合作开展的羊毛碳足迹研究项目的初步成果,展示了基于长期数据建立的评估模型。南非方表示愿与中方共享这些数据,共同应对全球市场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这种开放合作的态度,有利于双方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形成合力,共同推动行业绿色转型。


会议期间,中国-澳大利亚、中国-新西兰、中国-南非羊毛小组工作会议圆满召开,并取得了很多实质性进展。如果您在羊毛贸易中遇到任何问题或有任何想法与建议,可以随时与南京羊毛市场联系。非常感谢各国小组成员的积极参与,未来我们继续为羊毛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携手共进。


文章&图片来源于:南京羊毛市场、官方媒体/网络新闻


上一篇:
下一篇:第十四届国际羊毛沙龙

友情连接Friend Links